投天埔社區 絲瓜絡變黃金


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:2011/07/21 00:07 【記者蔡榮宗/投縣報導】



天埔社區打造低碳環保農村風,該社區在九九年就完成農村再生計畫,目前農村再生年度執行計畫更已經獲得水保局審查通過,社區可以有更充裕的經費提昇產業及環境改善。水保局昨(二十)日邀請媒體前往參訪。



五年前,天埔社區從節能減碳社區的腳步開始,便設定了環保方向,強調社區的產業及優質環境,更積極參與水保局推動的農村再生一系列培根課程,思考社區的定位,要推哪個產業代表天埔社區?看起來很普遍而平凡的絲瓜雀屏中選,絲瓜不僅花朵漂亮,從開花到結果、老化,都可以充分利用,「真的是太有環保概念了!」。



水保局台南分局黃振全分局長說,社區利用絲瓜絡,加上眾人的創意,製作出一系列日常生活用品,絲瓜絡變「黃金」,發展出天埔獨特的特色創意產業包括:天埔絲蜜皂、絲瓜露、絲瓜絡香包、沐浴巾、室內鞋…等,都是貼近生活的運用。社區還利用閒置農地種植絲瓜,以有機栽培法,打造絲瓜生態園,提供絲瓜料理風味餐,可以接受團體遊客的預訂。這段「黃金傳奇」,不僅吸引許多學校機關團體前來參觀學習,也帶動周邊景點的觀光產業。



社區理事長林清蘭表示,天埔社區第一目標是希望凝聚起居民共識,營造優質生活環境。此外,今年開始進行居民培訓參觀導覽解說,並規劃短中長程的單車遊路線,讓產業觀光文化都能自然結合。天埔社區也發展了一套社區自治的機制,所有絲瓜產業的收入營收,除了應用在產品研發、研習活動經費外,也提撥回饋金給社區,做為關懷弱勢、節慶共餐、社區環境營造維護等基金



注重環保的天埔社區成了模範社區,社區宣導要隨手關燈,節約水電資源,穿純棉衣服,車輛共乘減少廢氣排放…等習慣,並有一個令人稱道的是地方廟宇│新天王殿,已經是最時尚的「節能減碳的無煙廟宇」了!在入口廣場先設乙處集中吸煙區,一旦進入廟前廣場或廟宇內均禁止吸煙。且廟宇內也宣導改為一炷香以減少燒香數量及空氣污染。燈泡也改成較省電的LED燈。餐會上改用傳統碗筷,碗筷在清洗後使用高溫殺菌。種種的執行過程在剛開始非常困難,經過不斷勸導時期,漸漸的信徒們也都願意為社區配合此節能減碳的執行計畫。

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10721/128/2vf8t.html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oveearthiss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